0731-88821256 服务时间:7*24小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现场教学 > 正文

湖南烈士公园红色教育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2日 14:11来源:作者:

【湖南烈士公园介绍】

长沙烈士公园是湖南省长沙市面积最大,集纪念、游览和娱乐的综合性公园。位于长沙市东北,地属开福区,面积11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40%。西到东风路,东临浏阳河,南至营盘路,北抵丝茅冲。

湖南烈士公园于1951年动工兴建,1953年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38.93公顷,其中陆地面积69.6公顷,水域面积69.33公顷,公园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是集纪念、游玩、休闲于一体的免费开放的综合性公园,是全国烈士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是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湖南省首个“国家重点公园”。

公园由纪念区、游览区两部分组成,分“烈士纪念园”、“百姓休闲园”、“水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儿童游乐园”、“山水休闲园”六大专项园区。

湖南烈士公园红色教育

【参观景点】

烈士纪念塔

塔1959年建成,高58.7米,由2932块白玉石和花岗石砌成,塔上镌刻着由毛泽东同志亲笔提写的碑铭,塔内陈列着90余位烈士的遗像和10多万湖南先烈的名录,整个建筑由纪念碑和奠堂两大部分组成。奠堂由8根6米长的石柱支撑。奠堂正面竖立着1951年12月安放的奠基纪念碑,塔堂合一,上部为纪念塔,高38.6米,平面呈八方形,塔身南向正面嵌祁阳石碑心,上镌毛泽东题“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下为纪念堂,平面不等边,八边形,出抱厦,堂四角为壁龛,后祭堂,竖碑铭:“近百年来特别近三十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湖南人民英雄烈士们永重不朽。”堂顶斗拱、藻井。东、西为陈列厅,陈列有先烈郭亮、夏明翰、杨开慧等90人的遗像和事迹,并陈列有全省76000多位烈士的全部名册。塔、堂均有明显的收分,以示崇高。塔堂全部为花岗石贴面。塔顶用朱色斗拱八角绿琉璃攒尖宝顶,其余平顶,女墙上用绿琉璃镂空花脊。陈列厅东西两侧和堂后外墙,均可作浮雕。烈士塔后方建有仿宋代建筑的纪念亭,两阁分耸,长廓相接,碧瓦朱栏,雕梁画栋。烈士塔周围环绕着南岳黑松、喜马拉雅山雪松、南京金钱松和长沙罗汉松。1983年烈士纪念塔重新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民俗文化村

位于湖南烈士公园东北角,村内荟萃湖南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民居建筑于一园。有土家、苗、白、壮、瑶、侗、维吾尔族七个风格典型的民族村寨群落,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摆手舞、霸王鞭、上刀梯等民族歌舞和民间绝技;学习民间工艺品制作;品尝民族风味食品;领略湖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浏览区

年佳湖

烈士公园浏览区以年佳湖为主要景点,年佳湖位于烈士公园纪念塔的东边,原水域面积8公顷,经过两次人工扩大,现有水域面积46.62公顷(又称人工湖)。岛岸之间新建有迎丰桥,沿湖还建有“朝晖楼”、“羡鲜馆”、“船坞”等设施,供游人休息娱乐。环湖用长藤结瓜的手法,与湖中岛屿,湖岸建筑物相结合,在游路旁,将各类树木、花卉片植,群植或散植,与建筑物形成景点。公园浏览区的绿化树木繁多,在配置手法上讲究群体效果。公园建园以来,在主要浏览地段种树分片栽植,具有代表性的有浮香艺苑东侧的梅和金桔园,南大门两侧的桂花林,朝晖楼对面的广玉兰林,往东至船坞的桂花和山茶花林,红军渡东段的水杉防护林,前进茶室的柑桔林。

湖心岛位于年佳湖湖中,又名宵阳岛,建于1963年。它由大岛、孤岛、半湖岛和新岛四岛组成,总面积近2公顷,是湖区的主要景点。湖心岛与烈士纪念塔遥遥相对,岛上以种植红叶树为主,象征着革命烈士一片丹心为人民,另外岛上还种植了棕榈,垂柳等各种风景树木和花灌木,分别体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1930年7月,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进攻长沙,以八千人打败三万有余之优势敌军,于7月27日攻占长沙。红三军团部分战士由湖迹渡浏阳河进入长沙。烈士公园建园后,湖迹渡划入公园范围,并将该地改名为红军渡,且于1987年建杉亭一个,石碑一座,碑上刻有“红军渡”三字,以志纪念。渡口现保留有一株古银杏。为当年红军过渡的见证。

湖南烈士公园-雪景

迎丰桥连接湖岛和堤岸,建于1982年9月,由长沙规划设计院设计,长沙市园林建筑工程队,长沙县北山建筑队,望城县西湖麻石建筑队共同施工建造而成,桥长254.5米。该桥为仿木结构,依据湘西山区廊桥形式所建,桥中低栏高廊,曲折有致,具有古老的湖南地方风格,桥的两端各建一亭,以供游人休息,观赏公园景致。

【起源】

1950年10月23日,湖南,长沙。

十月长沙秋高气爽,岳麓山上层林尽染。和平解放一周年的湖南正轰轰烈烈地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会各界代表议决决定,于长沙市区东北部修建湖南革命烈士公园,以纪念近百年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湘籍仁人志士,表彰革命气节,鼓舞广大人民的忠诚爱国,顽强奋斗精神。

1950年12月,经过勘定,长沙市确定城东杜家山为烈士纪念碑选址。1951年12月13日,湖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代表和省会机关、部队、学校及各人民团体共2600余人,代表全省3千万人民的崇敬和怀念,在长沙市杜家山隆重举行湖南烈士公园暨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省委书记黄克诚、省长程潜铲土奠基。

1953年5月1日,湖南烈士公园在劳动节这天正式开放。然而作为烈士公园核心建筑物之一的烈士纪念碑,修建工作却迟迟未动工。直到1957年11月,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烈士公园南大门、西大门两门中轴线交汇的山坡上,动工修建烈士纪念碑,由湖南省城建局(湖南建工集团前身)负责设计,湖南省城市建设局工程公司(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前身)第八区施工。据查阅相关档案得知,当时烈士纪念碑在省内外公开征集设计方案19个,经过多次研究,最后确定塔堂合一的方案。据悉,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设计的最大创新,是将中国古塔与纪念碑融为一体,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在1989年5月编辑的《烈士公园志》中,“塔堂合一”也被称为烈士公园纪念塔的最大特色。虽然已经建成快60年,但放在当今,烈士公园纪念塔仍然是湖南建筑史上的翘楚。

【初接任务】

1957年11月的一天,时任湖南省城市建设局工程公司副经理李景春接到省委打来的一个电话,叫他立即去省委一趟,他的好朋友、时任省委副书记谭余保找他谈话,有重要指示精神要传达。

李景春生于河北蓟县,1947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解放战争后期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支前工作。到湖南工作后,1955年调入湖南省建筑工程局工程公司(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前身)任第一任团委书记,1957年担任公司副经理。

李景春凭着高度的政治敏感,知道有艰巨的任务来了,急忙从公司坐车到省委办公大楼谭余保副书记办公室。刚坐下来,谭余保副书记就开门见山地说:“老弟,又要辛苦你们了。”

谭余保,湖南茶陵人,1926年参加革命工作。到湖南工作后,先后历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湖南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湖南省委副书记、书记等职。

谭余保说:“这次省委、省人民委员会有重大建设任务要交给你们公司了。”

李景春笑着说:“让我猜一猜,是不是跟烈士公园纪念碑建设有关?”

谭余保说:“不错,这次修建烈士公园纪念碑是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的重大工程,是项政治任务,只许搞好,不许搞砸;搞好就奖励,搞不好就撤职。”

李景春立即站起来,严肃地说:“在这里我立下军令状,一定搞好,不给省委丢脸!哪怕是肩挑人抬也要完成任务。”

谭余保一听就乐了,笑着说:“好,现在我就奖励你,今天请你在省委食堂吃饭。”

李景春说:“奖励给我留着,我现在马上回去发通知,召集人马,一定要公司技术骨干精英。”

果然,李景春从省委领命回来以后,一发出通知,公司干部职工争相报名,要求参加烈士纪念碑建设大会战的请战书纷纷塞到李景春的办公室。

1957年12月25日,经过严格挑选的100余名技术骨干组成先头部队进场,他们负责搭窝棚、施工测量等前期工作,至此,轰轰烈烈的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建设大会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大会战】

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生产建设大会战,尽管当时建设条件非常落后、艰苦,但全国人民都抱着极大的热情、克服一切困难参与到新中国经济建设中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广大员工都怀着对革命先烈不朽功勋敬仰的心情,采取各种办法,下定决心就是肩挑人抬也要完成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光荣任务。

烈士纪念碑由奠堂、纪念碑两部分组成,并设有东、西两个奠堂、休息室、楼梯间和四向配房,占地3969平方米,八边形布局,花岗岩石结构,设计海拔标高60.38米,建筑物全高58.7米,造价39.20万元。因此,修建烈士纪念碑,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造型别致、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又是高层建筑,但公司石工缺少,施工设备奇缺,连台吊车也没有,只有斧子、锤子、錾子等简单的传统工具。

事实上,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远比想象的要艰苦得多。纪念碑和纪念碑外墙砌筑是整个工程的重头戏,技术难度大。有人主张用外地的花岗岩,作为负责人的李景春认为既然是修建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就应该用湖南自己最好的石料—望城县丁字湾的麻石,结果他们的建议得到了省委的采纳。但麻石质地坚硬,平整磨光很难。于是工人们就发扬艰苦的精神,在“精”“细”上下功夫,砌石一般要求錾平、打磨三遍,他们錾平、打磨四遍;技术要求每块砌石垂直度和平面均不能差5毫米,他们要求不能差3毫米;通过严格标准、精益求精,他们硬是把纪念碑和纪念堂外墙所需的2932块麻石和白玉石打磨得平整光滑。用卡尺一块一块丈量验收以后,工人将砌石一一编好号码,分类堆放,用时用稻草绳捆绑好,以免碰坏破损。

平整磨麻石只是修建烈士公园纪念碑面临的困难之一,据《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司志》记载,我们可以一窥当年修建烈士公园纪念碑大会战的情景。据了解,当时为了完成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公司制定了严密而细致的施工组织措施,开展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的思想教育,并结合实际学习革命先烈们的光辉业绩,极大地鼓舞了参加会战的职工们。在砌石过程中,李景春他们将各种凹凸面和线角形状的砌块,放足尺大样,并根据分项分层不同的规格、类型、数量详细开列一览表,按规格錾凿细琢,加工成型后,编好分类。在木工工作中,他们采取流水作业法和多刀多刨等电动工具,精雕细刻成型制作透花格窗。尤其是在塔建过程中无起重设备和先进工具的情况下,从未发生落物和掉人的重大安全事故,同时也未掉、打、撞坏半成品构件和建筑材料,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座长63米、宽63米、塔高60.38米的烈士公园纪念碑庄严耸立在烈士公园南大门、西大门中轴线交汇的山冈上,是当时湖南省最高的纪念建筑物。

1959年底,国家建委来湖南检查工程质量。听说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工程质量很好,提出实地检测一下。技术人员用线铊吊了垂直面,又吊平面,结果发现不少地方丝毫不差,个别地方最多只差2毫米。不禁竖起大拇指说:“想不到用手工,能搞得这样平,这样光,湖南工程了不起!”回京之后,国家建委点名要公司抽调300技术骨干进京,参加“北京十大工程”的扫尾建设。就这样,公司在全国的名声一下就打响了!

【毛主席亲提碑名】

烈士公园纪念碑上的“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9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据时任公司副经理李景春回忆:烈士纪念碑动工修建后,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曾当面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十分关心建设进展,当时答应题写碑名,但却没有收到题字。1959年2月26日,周小舟给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叶子龙写信,请他相机代为催促,但是过了两三个月还是没收到毛主席的亲笔题字。

正当大家为题字着急的时候,1959年6月24日,毛主席回湖南调研考察了。李景春赶紧请省委领导相机请毛主席题字,并请他的老朋友、当时参与服务的省委接待处负责人薄贵先留意,一有消息,立马通知他。一天上午,薄贵先突然通知李景春,要他赶到蓉园一号楼大堂候着。不一会,薄贵先捧着一张墨迹尚未全干的纸从里屋走了出来,只见毛主席在上面写了9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李景春喜出望外,如获至宝,赶紧赶到凯旋门照相馆,将毛主席的题字拍照,一一放大。放大后,将字一一描绘在从祁阳调运来的9块白玉石上,再由熟练的老技工精雕细琢镌刻成型。在镶嵌时,他们又特制了硬木撬棍和硬木锤子等工具,防止撬缺锤破,完好无损地完成了毛主席题字的镶嵌任务。随后,又给每个字上贴上了金箔。

1960年11月,毛主席回湖南考察,在视察长沙汽车电器厂以后,他不顾夜色已晚,专门抽时间参观和瞻仰了烈士公园纪念碑。

【建成典礼】

1959年9月26日,省会长沙各界人民隆重举行了烈士公园纪念碑建成典礼。当时的《长沙晚报》这样描述烈士纪念碑:“这座庄严、宏伟、朴素的碑堂合一的纪念碑,全部由花岗石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碑堂总面积一千零三十二公尺,高三十八公尺,纪念堂内可容两百人,堂两侧设有陈列室。纪念碑碑基是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三日由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奠立的,碑文是“近百年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湖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纪念碑建成后,塔内的纪念厅一直空置多年,直到1982年烈士纪念堂才正式开放,记载76000多名烈士的名册和90位烈士的简历、照片及部分遗物,陈列在此。1983年,纪念碑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六十年的风雨飘摇,历经一甲子的沧桑,纪念碑依然矗立在湖南烈士公园的正中心。随着长沙的发展,纪念碑已不再是长沙最高的建筑物,但却是人们心中的那座永远都不能忘却的最高建筑物。而参与纪念碑建设的湖南建工集团,也始终牢记国企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和湖南城市建设的步伐而不断发展壮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